【先锋凉山】党建引领聚合力 基层治理开新局 ——2022年度全州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回眸+ 查看更多
【先锋凉山】党建引领聚合力 基层治理开新局 ——2022年度全州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回眸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3-02-28 13:57
文章来源:先锋凉山
分享到: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把基层政权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才能稳固。‘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
回顾2022年,全州各级党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州全会精神,坚持把城乡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基础基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州委关于加强城乡基层治理的部署要求,以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主线推进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改革,以系统建设整体建设为重点创新城市基层治理体制机制,以重要地区和特殊薄弱领域为突破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整体效能,为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提供了坚强的基层治理支撑。
在高位谋划上下更大功夫,
基层治理指挥体系更加成熟高效
取势者可为人先,谋势者必有所成。一年来,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聚焦“创建全国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示范区”目标,稳妥有序推进基层治理制度建设,为基层治理奠定总基调。

——治理蓝图更明晰。
2022年6月11日,州委九届五次全会聚焦破解基层治理中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和政策性问题,强调要夯实治理基础,补短强弱打破凉山发展瓶颈制约,为构建系统完备、运行顺畅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科学规范、集约高效的城乡基层治理机制,标注了时代方位、描绘了制度图谱、做出了战略动员。
2022年6月11日,州委九届五次全会聚焦破解基层治理中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和政策性问题,强调要夯实治理基础,补短强弱打破凉山发展瓶颈制约,为构建系统完备、运行顺畅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科学规范、集约高效的城乡基层治理机制,标注了时代方位、描绘了制度图谱、做出了战略动员。
——治理机制更完善。
州委将城乡基层治理纳入县(市)党政主要领导重点风险防控清单,把城乡基层治理工作纳入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夯实政治责任,确保基层治理工作高位推动。激活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线”,将基层治理优势转化为防控效能,在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大战大考中贡献治理力量。
——治理队伍更强大。
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建制村(社区)“一肩挑”比例达100%。大力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扎实开展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三大行动”。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61个,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优势进一步凸显。印发《关于建设基层人才工作先行区的实施方案》,支持西昌市创建省级先行区,宁南、雷波、盐源三县创建州级先行区。积极开展“人才五进”等活动,有效引导人才向基层治理一线流动。
一年来,全州各级党委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工作需要,对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组成人员、工作组职责进行优化调整,增设“城乡基层治理”专门科室(中心),进一步明确职责,强化协作配合,定期研究解决基层治理重点难点问题,纵深推动基层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在强基固本上下更大功夫,
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务实优化
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有力有序。
紧扣“一核一谷三带”区域发展新格局,聚焦“农业硅谷”建设、脱贫地区绿色崛起、大香格里拉特色文旅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全州17县(市)共科学划定乡镇级片区85个、设置中心镇(城区)85个、副中心镇12个,划分村级片区577个、设置中心村593个,其中11个重点帮扶县聚焦脱贫后的绿色发展,划定乡镇级片区54个、设置中心镇(城区)55个、副中心镇6个,划分村级片区361个、设置中心村381个,镇村发展格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乡村治理试点示范见行见效。
在冕宁县复兴镇建设村,一栋栋小洋楼宽敞明亮、一条条入户路干净显眼,一片片产业园正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焕发着勃勃生机。作为全州7个省级(5A)先进村党组织之一,建设村党委持续开展“建强党组织、拓展新路子、弘扬好精神”三大行动,带领村民扎实写好“特色水果、劳务经济、兴办企业、乡村旅游”四篇大文章,累计建成19家乡村酒店、星级农家乐和286套别墅式新居,全村年平均接待游客5000余人,旅游收入超过150万元。

比学赶超,必须学有示范、赶有标兵。2022年,我们争创了7个省级(5A)先进村党组织、评定了80个州级(4A)先进村党组织和113个县级(3A)先进村党组织。越西县因地制宜制定中组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点示范初见成效。会理市通安镇皎平渡村、冕宁县彝海镇彝海村等4个村开展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
——治理高价彩礼深化移风易俗。
2022年5月1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正式施行。同月,16个州级部门联合发文,对治理高价彩礼深化移风易俗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子女的婚姻幸福指数不是靠彩礼的多少来衡量的”。“这些年彩礼一路上涨,夫妻双方要打工好几年才能还清结婚欠下的债,大家都知道高价彩礼是不好的,但是又没有办法改变,现在进行了治理和规范,我们大家都很高兴,从内心支持这个好政策。”甘洛县吉米镇阿依出嫁时,恰逢政策施行,在乡镇干部的劝说下,新人双双支持,最终彩礼降到了规定范围内。
州委先后召开3次常委会会议、20余次专题工作会,研究部署治理高价彩礼深化移风易俗工作。组建4个调研组对高价彩礼开展专题调研,及时组建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专门负责治理高价彩礼工作。先后出台一个条例、一个总体方案、一个导则、一个工作方案、一个规定、一个清单,初步形成了治理高价彩礼深化移风易俗“1+5”制度体系,构建了一张网、一盘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截至目前,全州共制止10万元以上彩礼528起,涉及金额7010万元,在治理婚嫁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上取得了明显成效,相关工作得到省委领导肯定性批示。
一年来,全州通过深入推进乡村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坚持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在后续治理、试点示范、环境整治等乡村治理领域构建起“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乡村治理规范有序、充满活力。
在赋权扩能上下更大功夫,
城市基层治理机制更加健全完善
按照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治理理念,把城市治理变成全民参与的生动实践,让群众感到实实在在地归属感、获得感,不断增强治理内生动力,治理工作全面提标、提质、提效。
——治理全民参与。
“社区是大家的,社区的建设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会越来越好。我们每一名居民都有责任也有义务参与社区建设……”
在居民代表大会上,昭觉县沐恩邸社区党总支书记石一阿西的一番话迎来了一阵掌声。在这里,社区的事就是大家的事,收集居民诉求台账,建立居民协商事项目录,让居民自治得以真正落实。
近年来,州委坚持把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作为年度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每年州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召开2次以上会议专题部署推动,专门设立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组,形成组织部门牵头统筹,政法、民政、住建等10个部门分工负责,州、县(市)、街道、社区上下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制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全州16个街道共设党政综合办事机构124个、直属事业机构64个、核定街道领导职数181名,街道平均行政编制比改革前增加8名、事业编制比改革前增加9名,依法赋予街道能够有效承接的审批事项权限33项,真正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放、力量下沉。
“随着基层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老百姓去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工作人员态度更好了、效率更高了,我们非常满意。”在沐恩邸社区办理业务的群众笑着说道,“以前事情办不了、办不好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资源全面整合。
75岁老人不慎走失,家人找寻未果,社区发动基层网格员,1小时不到找回老人。一起发生在西昌市城东社区的“寻人事件”,让王女士眼含热泪竖起大拇指:“给你们的基层治理点赞。”
短时间内找回老人,这与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打下的扎实基础密不可分。全州坚持发挥网格员队伍作用,把网格打造成基层治理的第一道关口、第一道屏障,全力推进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和化解,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截止2022年底,全州共化解矛盾纠纷8万余件,化解成功率达98.5%。
为进一步消除党组织在城市的治理盲区,全州通过整合综治、城管等网格资源推进“多网合一”,调整划分网格4751个,成立网格党组织162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4021人。
在西昌、德昌、会理3个县(市)所有社区全面推广“十户长”制度试点。由住建部门牵头制发小区业主委员会议事规则(范本),理顺小区党组织、物业、业委会关系。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网格组织体系,做到矛盾纠纷、人居环境、事故隐患和各类突发事件在网格一线及时发现、及时化解。党组织在城市的治理效能成功从“管不到”转变成了“一起管”的模式。
75岁老人不慎走失,家人找寻未果,社区发动基层网格员,1小时不到找回老人。一起发生在西昌市城东社区的“寻人事件”,让王女士眼含热泪竖起大拇指:“给你们的基层治理点赞。”
短时间内找回老人,这与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打下的扎实基础密不可分。全州坚持发挥网格员队伍作用,把网格打造成基层治理的第一道关口、第一道屏障,全力推进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和化解,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截止2022年底,全州共化解矛盾纠纷8万余件,化解成功率达98.5%。
为进一步消除党组织在城市的治理盲区,全州通过整合综治、城管等网格资源推进“多网合一”,调整划分网格4751个,成立网格党组织162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4021人。
在西昌、德昌、会理3个县(市)所有社区全面推广“十户长”制度试点。由住建部门牵头制发小区业主委员会议事规则(范本),理顺小区党组织、物业、业委会关系。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网格组织体系,做到矛盾纠纷、人居环境、事故隐患和各类突发事件在网格一线及时发现、及时化解。党组织在城市的治理效能成功从“管不到”转变成了“一起管”的模式。
——组织全域覆盖。
紧盯群众急难愁盼,为民服务更有温度。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126支,党员志愿服务岗256个,小区党员身兼数职,开展走访慰问、文明宣传等活动280场次,解决居民难题520余件,领办民生项目1167个,服务时长近3100小时,这些成就感满满的数字,都是2022年会理市小区居民“点单”、志愿服务“接单”的累累硕果。
“广场大了、车棚有了、环境好了,咱们小区居民的日子真是越来越美了。”说起小区的变化,会理市古城街道丽水溪沙小区胡建康老人竖起了大拇指。
小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为解决小区党组织覆盖较薄弱、小区矛盾频发等突出问题,全州大力推进小区党支部建设,逐步构建起“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楼栋长”上下贯通的体系架构,全面推行“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协同治理模式,每季度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收集研判社情民意,使小区治理工作成为各级党组织的肩上责、分内事。
一年来,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创建“三年行动”深入实施,全州16个街道全覆盖建立街道“大工委”,230个社区全覆盖建立社区“大党委”,推动小区党组织应建尽建。截止2022年底,全州共建立小区党组织72个,物业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有效激活了小区治理末梢,辖区居民的幸福感显著增强。“家门口”的服务越来越细致,越来越能走进居民心坎里,基层治理更高效能、更有温度。
紧盯群众急难愁盼,为民服务更有温度。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126支,党员志愿服务岗256个,小区党员身兼数职,开展走访慰问、文明宣传等活动280场次,解决居民难题520余件,领办民生项目1167个,服务时长近3100小时,这些成就感满满的数字,都是2022年会理市小区居民“点单”、志愿服务“接单”的累累硕果。
“广场大了、车棚有了、环境好了,咱们小区居民的日子真是越来越美了。”说起小区的变化,会理市古城街道丽水溪沙小区胡建康老人竖起了大拇指。
小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为解决小区党组织覆盖较薄弱、小区矛盾频发等突出问题,全州大力推进小区党支部建设,逐步构建起“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楼栋长”上下贯通的体系架构,全面推行“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协同治理模式,每季度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收集研判社情民意,使小区治理工作成为各级党组织的肩上责、分内事。
一年来,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创建“三年行动”深入实施,全州16个街道全覆盖建立街道“大工委”,230个社区全覆盖建立社区“大党委”,推动小区党组织应建尽建。截止2022年底,全州共建立小区党组织72个,物业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有效激活了小区治理末梢,辖区居民的幸福感显著增强。“家门口”的服务越来越细致,越来越能走进居民心坎里,基层治理更高效能、更有温度。
在短板弱项上下更大功夫,
特殊领域治理更加精准有力
特殊领域治理千头万绪,如何在千头万绪中下好“绣花功夫”?全州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到特殊领域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打通每一个特殊领域治理的“神经末梢”,使政治方向不偏离,资源能力有保障,不断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全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治理”这个重点。
精准扶贫解决了“搬得出”的问题。如何实现“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的发展目标,是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治理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高度重视,先后出台《关于做好2022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通知》《2022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乡村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指导性文件,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就业增收问题被提到了新的“高度”。
州委组织部会同州级相关部门就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等问题展开密集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就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会商研判,以寻最优解决方案。在全州各级各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精准制定的39项就业增收年度任务,实现就业务工9.2万人,实现务工总收入20.3亿元,人均收入2.2万元。依靠安置点周边产业发展,累计吸纳3.9万名劳动力就近就业。凉山州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受到国务院激励通报。
精准扶贫解决了“搬得出”的问题。如何实现“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的发展目标,是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治理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高度重视,先后出台《关于做好2022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通知》《2022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乡村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指导性文件,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就业增收问题被提到了新的“高度”。
州委组织部会同州级相关部门就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等问题展开密集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就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会商研判,以寻最优解决方案。在全州各级各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精准制定的39项就业增收年度任务,实现就业务工9.2万人,实现务工总收入20.3亿元,人均收入2.2万元。依靠安置点周边产业发展,累计吸纳3.9万名劳动力就近就业。凉山州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受到国务院激励通报。

“这里的居民每人都有一本积分存折,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参与洁美家庭、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活动,用文明行为来获得积分,兑换如洗衣粉、大米、清油等40余类生活用品,也可以兑换如接送孩子、作业辅导、老年人陪护、电工服务等9项贴心服务。”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党总支书记莫色古布子介绍到。
在越西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越城镇城北感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党组织完善了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和共建清单等“三张清单”,通过与群众的互动服务模式,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党组织用“小积分”撬动“大文明”成效明显。
“通过赚取积分,不仅得到了社区更加优质的服务,更是改掉了多年来乱丢烟头、席地而坐的陈规陋习,看到社区越来越美丽,生活越来越美好,觉得非常自豪,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感谢社区对我们的关怀,以后我会继续发挥作用,共同将社区建设的更加美好。”城北感恩社区居民木呷表示。
在越西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越城镇城北感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党组织完善了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和共建清单等“三张清单”,通过与群众的互动服务模式,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党组织用“小积分”撬动“大文明”成效明显。
“通过赚取积分,不仅得到了社区更加优质的服务,更是改掉了多年来乱丢烟头、席地而坐的陈规陋习,看到社区越来越美丽,生活越来越美好,觉得非常自豪,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感谢社区对我们的关怀,以后我会继续发挥作用,共同将社区建设的更加美好。”城北感恩社区居民木呷表示。
——着力抓实“水电移民基层治理”这个焦点。
“智慧化系统好啊,自从我们大屯村水电移民安置点搭建了‘AI智慧社区’中台系统,平台不仅可以发布便民政策、提供就业招聘信息,让居民在家就能获取第一手就业资源,要前来办事的居民,通过系统一键预约,就能实现快捷办理,少走冤枉路,现在的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特别强。”会东县姜州镇大屯村党总支书记王文祥介绍道。
依托“便民服务”微信小程序,外出务工的党员或行动不便的老党员还能参加“三会一课”和党建月会等组织生活,参与到安置点共建共治中来,居民融入度和主人翁意识大幅提升。
以“数字”驱动水电移民安置点治理纵向发展,积极探索水电移民基层治理新路径,在800人以上的水电移民安置点,搭建集智慧党建、基层治理、安全维稳、智联监测预警、为民服务、积分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AI智慧社区”中台,并采用“党建引领+数字赋能”模式,实现党建规范化、安全可视化、治理智慧化、服务亲民化。
“智慧化系统好啊,自从我们大屯村水电移民安置点搭建了‘AI智慧社区’中台系统,平台不仅可以发布便民政策、提供就业招聘信息,让居民在家就能获取第一手就业资源,要前来办事的居民,通过系统一键预约,就能实现快捷办理,少走冤枉路,现在的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特别强。”会东县姜州镇大屯村党总支书记王文祥介绍道。
依托“便民服务”微信小程序,外出务工的党员或行动不便的老党员还能参加“三会一课”和党建月会等组织生活,参与到安置点共建共治中来,居民融入度和主人翁意识大幅提升。
以“数字”驱动水电移民安置点治理纵向发展,积极探索水电移民基层治理新路径,在800人以上的水电移民安置点,搭建集智慧党建、基层治理、安全维稳、智联监测预警、为民服务、积分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AI智慧社区”中台,并采用“党建引领+数字赋能”模式,实现党建规范化、安全可视化、治理智慧化、服务亲民化。

全州48个水电移民安置点全部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完成搬迁入住3万余人。围绕亲民要求和功能需求,建成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站、点)35个。州委组织部会同州委办、州人社局等部门,调研形成《关于当前乌东德和白鹤滩水电移民就业增收的问题与建议》,调研报告得到州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用力抓住“自发搬迁基层治理”这个难点。
“村上主动帮助我们转接组织关系,把我们当自己人,让我负责自发搬迁户的一些日常管理,带领我们在移风易俗、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中发挥作用,很快我们就适应了新生活”,西昌市安哈镇自发搬迁党员阿来子火说到。
坚持党建引领在前,通过摸清党员底数、健全治理体系、理顺组织关系、建强治理队伍、强化示范带动“五大行动”,做到“搬迁不流失、迁入有组织”,推动682个村(社区)把自发搬迁群众就近纳入管理范围,对100户以上的自发搬迁农户聚居区实行单独编组,及时成立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等各类组织,设立135名基层治理专干、490个公益性岗位,初步构建起“一核多元”治理格局。
2022年,全面摸排自发搬迁党员3055名,完成党组织关系转接2752名,转接率达90%,进一步规范了自发搬迁流动党员管理。从自发搬迁群众中发展党员159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83名。组织自发搬迁党员在参与迁入地治理、配合迁入地工作,在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防地灾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以前我们‘搬迁户’,当地人对我们不理不睬,生产生活、教育医疗等许多事情都得不到保障,现在政策好了,党和政府把啥子事情都给我们解决好了,我们满意的很”。安哈镇自发搬迁党员阿木笑着说,他不仅转接了组织关系,女儿也有了就近入学的资格。
全州组织系统自发搬迁工作执行情况巡察整改工作涉及的2个方面5个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党员组织关系实现应转尽转,204个100户以上的自发搬迁农户大型聚居点均已实行“联村编组”,近400个小型聚居点全部纳入迁入地所在村组管理,自发搬迁群众满意度实现了大幅提升。
一年来,全州基层治理着眼长远发展,聚焦事关民生的重点领域,在抓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自发搬迁和水电移民基层治理的同时,同步抓好绿色家园社区、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老旧院落、村改社区等特殊领域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州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如何答好全州基层治理这一时代命题,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委关于加强基层治理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省委“总牵引”“总抓手”“总思路”,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重点,以创新重要地区和特殊薄弱领域治理机制为突破,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始终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埋头苦干、拼搏实干的优良作风,书写好基层治理凉山答卷。
“村上主动帮助我们转接组织关系,把我们当自己人,让我负责自发搬迁户的一些日常管理,带领我们在移风易俗、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中发挥作用,很快我们就适应了新生活”,西昌市安哈镇自发搬迁党员阿来子火说到。
坚持党建引领在前,通过摸清党员底数、健全治理体系、理顺组织关系、建强治理队伍、强化示范带动“五大行动”,做到“搬迁不流失、迁入有组织”,推动682个村(社区)把自发搬迁群众就近纳入管理范围,对100户以上的自发搬迁农户聚居区实行单独编组,及时成立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等各类组织,设立135名基层治理专干、490个公益性岗位,初步构建起“一核多元”治理格局。
2022年,全面摸排自发搬迁党员3055名,完成党组织关系转接2752名,转接率达90%,进一步规范了自发搬迁流动党员管理。从自发搬迁群众中发展党员159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83名。组织自发搬迁党员在参与迁入地治理、配合迁入地工作,在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防地灾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以前我们‘搬迁户’,当地人对我们不理不睬,生产生活、教育医疗等许多事情都得不到保障,现在政策好了,党和政府把啥子事情都给我们解决好了,我们满意的很”。安哈镇自发搬迁党员阿木笑着说,他不仅转接了组织关系,女儿也有了就近入学的资格。
全州组织系统自发搬迁工作执行情况巡察整改工作涉及的2个方面5个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党员组织关系实现应转尽转,204个100户以上的自发搬迁农户大型聚居点均已实行“联村编组”,近400个小型聚居点全部纳入迁入地所在村组管理,自发搬迁群众满意度实现了大幅提升。
一年来,全州基层治理着眼长远发展,聚焦事关民生的重点领域,在抓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自发搬迁和水电移民基层治理的同时,同步抓好绿色家园社区、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老旧院落、村改社区等特殊领域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州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如何答好全州基层治理这一时代命题,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委关于加强基层治理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省委“总牵引”“总抓手”“总思路”,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重点,以创新重要地区和特殊薄弱领域治理机制为突破,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始终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埋头苦干、拼搏实干的优良作风,书写好基层治理凉山答卷。
浏览次数: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