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围栏”为自然保护地周界安防提供科技保障

发布日期:2022-08-02 11:45
文章来源:云南这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分享到:
 
   云南地处全球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为了进一步加强云南省自然保护地管理,有效保护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实现对自然保护地智慧监控、决策、预警、跟踪与评估,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智能化管理,全面构建保护地监控系统。
 
   云南这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曲靖会泽黑颈鹤自然保护地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打造出云南省首个电子围栏监控系统,树立了自然保护地的监管标杆,推进了云南省“智慧自然保护地”建设进程。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GIS”技术体系,构建出集行政监管、巡护管理、监测预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于一体,以“防御为主、报警为辅”的电子围栏监控系统,实现对保护地存在入侵行为的人员或者其他物种进行探测报警、实时喊话、位置上报、高清网络摄像头联动拍照取证等智能联动,准确掌握自然保护地的变化情况,降低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发生。通过智慧化的监测监管,进一步加强云南省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深入推进“绿盾”行动的开展,有效提升了自然保护地内人类活动监管效率与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监管水平。 
 
 自然保护地电子围栏效果图
 
   目前,我国对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保护意识不强、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都阻碍其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为了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地的监管工作,利用GIS地图、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监测区域进行实时监测预警,为自然保护地提供可靠的安防保障。
 
播放喊话内容
 
   运用先进的无线移动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电子围栏构建出事前威慑、事发阻挡于一体的周界安防屏障,对特定的区域或指定的对象进行实时动态监控,适用于不同的监测环境。通过电子围栏的广播系统,可对非法闯入核心区的外来人员进行实时提醒和驱离,实现对自然保护地的有效监管,加强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管理能力,为筑牢生态屏障作出积极贡献。
 
阻挡外界人员进入
 
   针对自然保护地内时常发生的违法犯罪现象,为解决自然保护地范围广、树林密、难监控、难管理的问题。结合高科技手段,通过在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边界部署电子界桩,形成保护地的电子围栏,对入侵行为进行管控,利用人工巡护与智能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加大自然保护地的保护巡查力度,加强自然资源监测力度和精准度,有效提升自然保护地的监督管理能力。
 
电子围栏设备展示
 
   为进一步完善自然保护地的信息化建设,对保护地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测,为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监管提供有力技术支撑,通过电子围栏系统,实现数字化、专业化、智慧化的管理,为监管部门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合作联系:0871-65667790
 
供稿:商务中心
编辑:战略规划部
审核: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