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智能空间平台,让管理更智能+ 查看更多
自然保护区智能空间平台,让管理更智能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2-01-25 17:47
文章来源:云南这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分享到: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与建设,是对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维系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等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
对此,国家也在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进行指导,提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
云南这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推进生态保护,探索生态保护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并取得一定的科技成果。

保护区智能空间综合管理平台
保护区智能空间综合管理平台是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GIS”技术,将保护区地质地貌、水文等基础空间数据,森林资源、动植物类型等专题数据进行空间展示,并通过二三维真实展示保护区地形地貌,以及实时监控保护区动态。旨在设计和建立一个现代化、信息化的保护区监测与管理综合系统,通过现代化的管护设施,实时、有效地监控和管理保护区主体功能区和保护对象,有效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监测与管护能力。

智能空间台账-影像对比数据
智能空间台账管理
通过建立智能空间台账模块,构建一个完善、全面的自然资源档案库和人文资源档案库。结合3S技术将自然保护区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能够为用户实现对资源数据的浏览、查看、统计和展示。同时,“一张图”的功能可以为用户直观地展示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状况、科研内容、管护情况、物种资源等信息,让用户更全面清晰地了解保护区概况。
立体化视频监控体系
平台集无人机实时指挥管理系统、高清摄像头监控、卫星遥感、红外相机等于一体,实现保护区立体化全方位监控管理。

无人机影像拍摄
通过无人机和监控摄像头等技术手段采集的监控图像的实时上传,以及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用户可以实现真实掌握保护区的动态情况。而先进的视频监控平台不仅代替了传统的人工监管巡护,还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保护区的工作效率。同时,无人机实时指挥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监控点的分布,无人机实时飞行轨迹的记录、存储,以及实际位置和实际数据的统一。这有利于用户实时全方位掌握保护区动态,为应急响应、决策分析、规划开发、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移动端智能管理
移动APP包括信息采集、记录巡护路线、实时分享位置等,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特性帮助巡护人员及保护区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保护区内各类动植物的信息,还会自动计算并保存采集物的海拔等信息。并针对珍稀名木的采集和保护这方面,可植入定位芯片,当发生位置移动时,就极有可能是有不法分子进行盗伐,系统便将生成警报,管理者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免保护区遭受更多损害。

移动端动物信息采集
移动端还充分考虑到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进行人性化设计,由于在巡护的过程中涉及到物种信息的采集,为了保证巡护人员的安全,可以通过在高清影像上拖动定位点直接定位动物活动位置,便能准确地记录保护区动物的所在位置,并自动计算巡护人员所在位置与保护动物所在位置的方位、距离,这为巡护人员提供了安全保障和便利。
更多业务咨询及合作请联系:0871—65667790
供稿:市场部
编辑:战略规划部
审核: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