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鸟类监测识别系统,推进动物行为学研究+ 查看更多
AI鸟类监测识别系统,推进动物行为学研究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1-08-26 10:22
文章来源:云南这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分享到: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哺乳动物物种资源、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自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我国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栖息地保护修复。
鸟类监测作为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地方管理部门的重视,而有关鸟类种类组成、数量与分布动态监测,已成为各地区常态化的工作。

鸟类智能识别系统是通过人工智能建立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物种图像监测与识别系统,结合部署在保护地的高空长焦摄像机对周边鸟类的自动巡航抓拍和智能识别,实现对影像和抓拍图片画面的全自动化监测,准确识别画面中鸟类物种类型、数量、发生时间。并运用人工智能视觉识别和AI边缘计算技术,将高空长焦摄像机捕捉到的鸟类图像进行每帧画面分割和检测识别,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提取各种鸟类体貌特征,实现了对视频画面中的运动鸟类进行多目标实时捕捉和自动识别分类。
通过这一套系统,湿地、保护区管理者可对各种群鸟类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出现的鸟类频次、数量、占比进行清晰的报表统计,为鸟类动态监测和发展趋势分析及动物行为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 “鸟类识别”智能系统一张图
基于3D、GIS引擎结合二维/三维高清卫星地图并叠加各类森林资源、公共设施资源,构建“鸟类识别”智能系统“一张图”,实时接入和动态展示鸟类分布数据。

鸟类地图分布显示
- 鸟类样本数据库
系统平台将实时视频及图片监测设备采集的图片数据进行汇总,并对所采集汇总的数据进行审核归档,有效地为保护区的鸟类识别和科学宣传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采集图片展示
- 鸟类精准识别
对监测到的动态物体进行及时自动抓拍后,运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进行鸟类自动识别,从而了解鸟类的种群活动、栖息等情况,详细掌握保护区内鸟的种类、数量及其生态环境,以及了解保护区鸟类的越冬地、繁殖地和停歇地等情况。

黑颈鹤的精准识别
- 鸟类识别分类储存
对监测区域主要监测鸟类图像实时抓拍、录像、识别,并进行存储和归档,将已识别的鸟类及单一鸟种识别数据分别存储,方便精准统计分析。同时,还可设置季节的时间范围,对四季分别进行统计每个季节抓拍到的生物数量,以及图片数据的可视化展示。

鸟类数据分类展示
- 鸟类数据统计分析
系统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一方面将系统历史监测汇集的鸟类数据进行统计,让用户了解掌握所有的鸟种类及数量,同时对抓拍照片可实现自动识别及手动识别功能;另一方面对识别出的精准鸟种类进行精准统计分析,比如鸟类的数量及分布、特征等,并通过历年数据的综合对比分析,展示出该种鸟类在保护区内的发展变化趋势,为保护区内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对保护区重点监测鸟类的保护和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大数据智能分析
项目合作请联系:0871-65667790
供稿:市场部
编辑:战略规划部
浏览次数: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