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会为我们带来什么?

发布日期:2021-08-02 09:18
文章来源:云南这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分享到:
 
   环境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全球性话题,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当人们在享受方便、快捷、舒适的生活同时,环境却为我们买了单。全球气候变暖、淡水资源污染、土地自然污染等,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破坏,频繁发生自然灾害。
 
 
   因此,从2015年我国就通过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并推动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管理转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推进了水、气、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智慧应用的建设。在这一背景下,云南这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积极探索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省内知名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已实现污染源在线监控、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等生态环境信息化全业务应用,实现对环境监管对象的全天时、全天候、大范围、动态化、立体化监测。
 
自然资源生态综合监测平台
 
  • 气象信息监测
   对气象环境因素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的监测和记录,并通过系统实现对设备分布地点和分布信息进行查看管理,包括采集到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辐射、风向、风速、降水量、光照强度、二氧化碳、光合有效辐射、总辐射、风向风速、雨量等气象信息,为防汛抗旱应急处置提供及时、科学、高效的气象保障服务。
 
气象监测
 
  • 空气质量监测
   大气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实现区域空气质量的在线自动监测,能全天候、连续、自动的监测环境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PM2.5、PM10和有机挥发物的实时变化情况,并通过系统实现对设备分布地点和分布信息进行查看管理,还能及时准确的反映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规律,为环保部门的环境决策、环境管理、污染防治提供详细的数据资料和科学依据。
 
空气质量监测
 
  • 土壤墒情监测
   对土壤墒情(土壤湿度)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监测,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的监测需求,灵活布置土壤水分传感器,并将传感器布置在不同的深度,测量剖面土壤水分情况。包括对土壤温度、土壤电导率、土壤PH值、地下水水位、地下水质等信息进行全面监测,从而全面、科学、真实地反映被监测区的土壤变化,可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监测点的土壤墒情状况,为土壤污染、减灾抗旱、施肥灌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
 
土壤监测
 
  • 水文水质监测
   水文水质监测是运用现代传感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结合系统平台,传感器采集溶解氧、电导率、酸碱度、温度、溶解性固体、盐度、流向、流速等来获得水质情况,并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到生态监测管理平台,并根据采集上报的水质数据,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处理,为相关人员尽早发现水质的异常变化,为防止水质污染迅速做出预警预报,及时追踪污染源。
 
水文水质监测
 
  • 预警报警
   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管理,并生成环境预警预报专题图,对于超出预定监测指标的环境信息时,系统将在平台地图上以预警图标的方式提示用户该区域出现的异常情况,从而达到预警报警的目的。
 
   合作敬请联系:0871-65667790
 
供稿:市场部
编辑:战略规划部
浏览次数: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