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之毒杂草篇

发布日期:2020-03-06 08:54
文章来源:云南这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分享到:
 
一、建设背景:
 
   还记得千亿蝗虫逼近中国边境的消息吗?近日,世界粮农组织发布了“沙漠蝗”的全球预警,我国相关部门也紧急发布通知称,云南、西藏等地也存在入侵的风险,一大波蝗虫大军将大家的视线重新聚焦于了有害生物灾害防治的问题上。蝗虫对我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对草原生态系统是否会带来伤害?
 
二、建设必要性:
 
 
   蝗虫具有暴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等特点,蝗灾是危害草原生态系统安全的世界性重大生物灾害。历史上蝗灾频发,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给人民生活造成过深重灾难。
 
   近年来政府机构改革,草原与林业合并,更改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生物灾害监测预警防治工作也由林草局负责,3月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沙漠蝗灾害预警,体现了国家对草原生物灾害的重视,那么除了蝗灾外,草原生物灾害还有哪些?
 
   草原生物灾害主要是指:毒杂草、虫害、病害、鼠兔害等,其中云南省记录中草地有毒、有害植物38科,146种。所谓有害植物,其本身不含有毒成分,但它的植株或种子、果实是有钩刺或芒,常常刺伤家畜造成机械损伤或降低畜产品质量,重则也能引起家畜死亡。常见的有害植物有以下几种:
 
… …
 
 
 
三、技术优势:
 
   监测防治工作必须早发现、早防治。识别尤为重要,我司建立的草原生物灾害识别系统能有效识别以上生物灾害,识别率高达90%以上。
 
病虫害诊断
 
1、智能识别技术
 
   建立草原生物样本库,依据智能摄像头和无人机等智能物联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将智能物联监测设备及移动APP人工采集所拍摄到的有害生物照片自动回传至系统,系统将照片与数据库中的图片数据进行自动对比分析,实现智能识别。
 
草原生物样本库
 
2、实时监测技术
 
   运用当前信息化前沿技术,基于物联网监测设备的部署,进行设备空间位置可视化采集、显示、数据自动采集监测,结合病虫监测智能网关和数据采集移动终端系统,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最终实现监测范围内亚洲小车蝗疫情监测管理的规范化、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科学化。
 
3、数据共享,多级联动
 
   建立省、县多级配置管理模式,县级数据上报至省级平台,省级平台管理县级平台, 实现三级平台数据共享,确保信息报送及时,为主管部门提供实时数据、分析结果和防治建议。
 
4精准测报技术
 
   根据物联网监测体系获取的信息,及上报采集的实时监测数据等信息的全面对比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实现发生情况预警及专题预警等,为精确测报提供科学依据,提升及时监测预警能力。
 
5、数字导航管理技术
 
   实现二维、三维地图的查看及管理,基础地理数据包括地名、行政边界、三维地形及卫星影像图等,实现草原生物灾害的智能查询和智慧管理。
 
四、联系方式:
 
   您是否对此领域感兴趣?是否有相关业务需求?欢迎咨询云南这里,真诚期待与您合作!
   商务电话:0871-65667790
   邮箱:ynzl@yngishere.com
   微信公众号:森防视界
 
编辑:战略规划部
浏览次数: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