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入侵生物灾害+ 查看更多
解决方案——入侵生物灾害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0-03-05 15:14
文章来源:云南这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分享到:
一、背景: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2019年12月以来,在湖北省武汉市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考察结果指出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动物源性病毒,所以依法保护野生动物、加大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控、加强野生动物监测力度等行动势在必行。
目前,中国已知的外来入侵物种至少包括30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11种入侵微生物。其中水葫芦、水花生、紫茎泽兰、大米草、薇甘菊等8种入侵植物给农林业带来了严重危害,而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则有14种,包括美国白蛾、松材线虫、马铃薯甲虫、牛蛙等。这些入侵生物灾害,已然成为中国农业、林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头号敌人。
二、解决方案:
利用互联网、物联网、GIS、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联合智能移动APP辅助设备,进行相关信息动态采集、网络实时同步更新、可视化显示,利用历史数据积累,开展入侵生物灾害信息化监控、野生动植物智能巡护管理、绿色防控工作调度指挥管理等。并推进调查监测业务与空间技术的深度融合,依据业务模型和相应的指标体系进行动态预警和趋势预测。
实现什么灾害、有什么危害、在哪里、有多少、何时出现、精准预警、怎么防治的一条线服务。
三、技术优势
1、“天空地”一体化监测:
“天”是指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林业状况、农作物种植情况、保护区整体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大尺度监测;“空”指利用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对田间、林区、保护区重点监测区域进行中小尺度林区监测;“地”指利用地面物联网及人工辅助手段进行精准监测。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在林业中的应用
2、大数据分析预警:
大数据统计分析实现监测数据共享开放、数据交换,整合多渠道数据分析,实现多种数据的快速浏览、查询,并提供气象土壤专题数据分析,实现实时入侵生物动态预警,为保护区生态价值评估和生物多样性提供数据支撑,方便管理部门及时做出防治决策。

3、无人机防治:
通过物联网设备采集分析测报的数据,利用无人机飞防实现农林入侵生物灾害有效治理,同时应用无人机飞防对重点监测区域喷洒防治药物,提高防治效率。

4、信息化平台数据支撑:
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建立入侵生物灾害相关数据库、知识库、野生动植物三维模型库等,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层层把握,直观展现工作的效率、效果。

5、智能移动端辅助:
智能移动终端实现对物联设备监测管理、智能识别、信息采集,手动勾画、记录巡护路线、实时分享位置、数据上报等功能,信息同步到系统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特性帮助基层工作人员及管理者更好地了解监测区域内各类动植物的信息、入侵生物灾害发生信息等,并辅助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提供科研资料。

四、联系方式:
如果您有相关业务需求,敬请联系我们。
Tell:0871-65667790
微信公众号:森防视界
编辑:战略规划部
浏览次数: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