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12-15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化建设+ 查看更多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化建设
+ 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目前,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管理系统,是采用:桌面端实时监控系统加信息采集系统以及本地三维GIS系统相结合的智能综合管理平台。
为了更好的发挥保护区职能,降低管理成本,科学、准确有效的进行动物的保护,使保护区的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将利用互联网+3S技术(GPS、GIS、RS)+物联网+VR对会泽黑颈鹤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多维空间管理。

对保护区信息化建设所做的提升设计:
一、数据完善更新 ---实现保护区“一张图”
1. 利用无人机技术对高清影像地图数据更新。能够准确的进行保护区所有自然、人文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及时全面掌握保护区状况。

▲ 系统框图
2. 根据最新的保护区政策方针以及保护工作的开展需要,利用“GIS+测绘技术”对保护区分区范围测绘更新。有利于保护工作的精细化开展。
3. 采集保护区管护设施信息、数据在地图上精确展示并对保护区空间数据实时更新。实现系统一体化管理,实现管理的全面化、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

▲ 人口监管平台
二、保护区人口资源动态管理监测
1. 对人口分布采集与精细化管理。实现对保护区人口资源更方便的管理,实时查询和掌握人口分布情况。
2. 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人口信息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3. 保护区建设推动精准扶贫。实现与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对接,有利于了解掌握保护区贫困状况将保护区建设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有利于全面落实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
4. 提升现有移动智能管理系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区的工作中来,大力推广和宣传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和成效。
5. 新建互联网+三维虚拟现实系统。实现保护区三维可视化,实现更加有效的进行管护设施的建设,更加智能的进行保护区动物的管理,大力推广保护区的宣传工作。
6. 利用物联网技术、无人机技术加强保护区动物的智慧追踪和监测。 为保护区内的动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巡护的效率,减轻巡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编辑:战略规划部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