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人工巡护,运用无人机进行保护区的巡护有如下优点:
(1)以往人工巡护需要投入大量工作人员,长期作业,运用无人机只需1至2人在短时间内,不用大范围的行走就可完成一定面积范围的巡护工作。


相同区域人工巡护与无人机巡护人员
(2)巡护效率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完成一定区域的巡视任务,而且可以观看和录制保护区内的实时影像,有针对的对巡护区动植物进行巡护、数据采集。

相无人机巡护和数据采集
(3)当巡护区海拔高差大、地形复杂时,这种情况人工巡护耗时耗力,效率低,运用无人机能无视地形因素,快速、轻易、准确的去到一些人工巡护无法或很难到达的区域,如沼泽的中心地带、冰雪覆盖区域、对面山头等地。

从A点到B点无人机路线与人工路线对比
(4)无人机达到一定的飞行高度后,对巡护区动物的监测具有隐蔽性,人站在较远处就能拍摄高清图片或视频,同时也不会惊吓到保护动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通过航拍图片就能准确数出观察的受保护动物的数量。



(5)人工操作无人机系统可以直接采集高清照片或者视频数据,并且以地图、数据库的形式跟实际位置拍摄位置捆绑,通过选择无人机的航拍飞行轨迹,就能查看到该飞行轨迹上的同步影像,并能进行视频回放快进、选择时间点播放影像、查询当前位置的方位、经纬度坐标、当前飞行高度等的操作。实现远程实时巡护,及时发现问题,快速作出工作部署,确实保障巡护区动物与自然环境的安全。

选择无人机航线播放同步视频
利用无人机技术获取保护区高精度正射影像,定期对巡护区进行无人机影像更新。采集精度达0.02米的影像数据,实现厘米级精度管理。为保障影像信息的现势性,建议无人机每一年采集一次,并进行数据的处理,实现高清影像地图及时更新,能够准确的进行巡护区所有自然、人文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及时全面掌握保护区状况。
利用无人机快速到达指定地点实现移动监测巡护,通过操控平台实现远程多点路径规划任务下达,实现无需遥控,智能巡航,解决基层不会飞,不敢飞的实际困难,并实时回传高清影像数据,自动生成监测区域的面积,不仅效率高,而且能够轻易抵达人工难以到达的区域。可对无人机规范作业进行考核,实现监测无死角。且无人机在环境应急突发事件中,可客服交通不利,情况危险等不利因素可快速赶感到事故所在空域,立体的查看事故现场和周围的敏感点的分布情况。